P1010929讀「威廉劇院」版主之「大直‧劍潭山北峰‧劍潭山‧劍潭捷運站」一文,頗感興趣,也選定同樣的路線走一趟。

第一次用「腳」走大直橋,別有一番風景可看,今天風勢甚大,信步走在橋上腳踏車道很安全〈或許是周五的緣故,一路沒車 〉,往橋下看,難得看到傳統龍舟與現代輕艇所呈現迥異風格的線條與色彩,甚為有趣。從上往下看大佳河濱公園更有一番視野,無限開闊,令人舒暢。下了橋走北安路501巷直到巷底〈沿實踐大學邊牆右轉可達〉,遇一景觀公園,即今天的登山口。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日前與友人話敘一席,談及藝術一事,突然想起該友人亦有一藝術家朋友〈林勤霖先生,一位隱身於金瓜石的當代畫家,多年前我曾造訪過他的畫室〉專擅於抽象畫,我亦喜歡它的風格,多年前曾參觀過他的個展,聞目前正在99度藝術中心展出,於是就在arts-010-004-528今天專程去參觀,現場展出從早期的「時光系列」、「生命系列」到近期「重返伊甸系列」的《生命河》、《榮光》,見證了畫家對生命的體認與創作心境的改變。當我從94年的「時光系列」那巨幅沉黑的巨幅畫作,所給我的重壓轉向07年「重返伊甸」的柔軟,顯現出強烈對比的衝擊,也頗能感覺出畫家心境的轉折,那是一個人生命的體認。

畫廊11點開門,我10點58分就到了,是第一位的參觀者,可以仔細的、放鬆的、不受干擾的欣賞,不久有服務人員問我『咖啡或茶』,要了一份咖啡坐下來順便研讀一下畫家的畫冊,一切是那麼的令人舒雅,唯一遺憾的事就是「小姐高跟鞋跟落地鏗然有聲,打亂了思緒」。也因為如此而腦筋突然想起了「古根漢」,也不知為什麼腦袋會出現這個「古根漢美術館」印象來。也好,就說一下古根漢吧!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010878

                                                                        ‧出發前在政大留下松柏長青的表情↑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寶藏巖」此一地理名詞所代表的是俗稱觀音亭的寶藏巖寺及其週遭違建所組成的聚落。也就是福和橋下與汀州路所圍成的地區。在自然地形上,北倚靠小觀音山(舊稱拳頭山)南望新店溪,是一個半封閉的區域,過去對外僅靠一條道路與外界聯絡,就是今日汀州路三段230巷。也就是如此隱而不顯的地理位置,它保留了它的寧靜,但也成了都市中遺忘的角落。

寶藏巖雖然不大,總面積只有3.97公頃。但擁有傍水山坡、漳泉廟宇與戰後違建眷村等等的人文特殊景觀,1997年6月後,受到部分台灣學者及民眾的普遍注意。經過整建與媒體報導,2006年,《紐約時報》將寶藏巖納入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與全世界最高樓,台北101大樓齊名。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乍暖還寒之際,走過門前大安會館旁,突然被眼前一簇的粉紅粉白的亮給吸引過去,哇!是吉野櫻,盛開的吉野櫻!二月上陽明山2次都沒看得到吉野櫻開花,居然在自家門口得了一份的驚豔,真是難得,幸福的感覺。旁邊有人告訴我下星期可以去植物園看紫藤,聽說很壯觀。 這是種植在日本各地的代表性櫻花,源自江戶時代末期的江戶染井村,現在的東京都豐島區所種植的吉野櫻,是一種櫻花的園藝品種。 P1010683

染井吉野櫻,通稱為吉野櫻,一般認為是大島櫻和江戶彼岸櫻雜交的品種,但也有學者根據遺傳分析結果認為是大島櫻和小松乙女櫻雜交的結果。染井吉野櫻是一種高度約5至12公尺的落葉樹。花朵有五枚花瓣,花色在花朵剛綻放時是淡紅色,而在完全綻放時會逐漸轉白。染井吉野櫻是一種廣受歡迎的觀賞植物,在全世界的溫帶地區都被廣為栽種。P1010688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搬離台南也已18寒暑,每年春節返鄉過節,都會攜家帶眷的到處走走看看吃吃,一來紓解筋骨,二來想以觀光的心情來看看這個我出生的城市是否誠如大家說的仍然是個「古都」?

先來談談,我以一般百姓心中的所謂「古都」的界定是什麼?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2008年1月17日〈星期四〉中午12點50分從台北市自來水處陽明淨水場開始今天行程

天氣:這一波寒流末段仍然低溫約攝氏12度左右,走一走活動一下筋骨,覺得舒服些。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2008年1月11日〈星期五〉

天氣:我的嗎呀!好熱。一點都不像冬天,溫度大約有24度吧!冬至過後日照時間增長,溫度也開始回溫了。走了一天,把整個冬天的汗一次流完了。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2008年1月4日星期五

天氣:陰沉的天氣,涼颼颼的寒流,使人蜷縮的真不是滋味,決定出去走一走,舒展筋骨。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坑的開發

新店市由新店溪流經其間,恰好劃分東、西兩半,西半部名稱為安康地區。「安康」名稱之由來,係早期漳州漢民由今之中和市南勢角繼續向南遷徙開墾,到達此地時,但見原始林木繁茂、綠蔭蔽天,開拓之初俗稱「暗坑仔」、「暗坑庄」,意謂林木蒼鬱的山谷,故開墾亦相當艱困不易。於檢閱乾隆四十六年(西元一七八一年)一份「新興庄泉股夥」地契據知,最早至暗坑之墾首為朱子沛。西元一八○一年,暗坑業主林登選以此名不雅,奏請改名為「安坑」。台灣光復以後,民眾教育普及,遂三度將此地易名為更受人歡迎的「安康地區」。安康傍山近城,水秀山青,風景優美且氣候宜人,因此成為大家樂於居住之住宅地。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