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藏巖」此一地理名詞所代表的是俗稱觀音亭的寶藏巖寺及其週遭違建所組成的聚落。也就是福和橋下與汀州路所圍成的地區。在自然地形上,北倚靠小觀音山(舊稱拳頭山)南望新店溪,是一個半封閉的區域,過去對外僅靠一條道路與外界聯絡,就是今日汀州路三段230巷。也就是如此隱而不顯的地理位置,它保留了它的寧靜,但也成了都市中遺忘的角落。

寶藏巖雖然不大,總面積只有3.97公頃。但擁有傍水山坡、漳泉廟宇與戰後違建眷村等等的人文特殊景觀,1997年6月後,受到部分台灣學者及民眾的普遍注意。經過整建與媒體報導,2006年,《紐約時報》將寶藏巖納入台北最具特色的景點之一,與全世界最高樓,台北101大樓齊名。

                                                  CIMG0396

 

                                                ‧ 裝置藝術一景↓                                                   ‧擴建的寶藏巖有現代的顏色也變成廟中廟了↓

CIMG0394 CIMG0402

                                          ‧那曾經有過的繁榮雜沓音何在↓                               ‧暫厝鐵皮屋,以換得明日的光華再現↓     

CIMG0410 CIMG0419

                             ‧讓我們再見寶藏巖↓

CIMG0421

離前一次去寶藏巖應該是5年的事了,為了想找一個停車位不經意的轉了進去,發現台北的角落居然有一種次文化的存在,那是一種40年代生活記憶的結構體,那麼的鮮活;如今所見只是一堆頹敗無神的屋殼,連那建於清朝康熙年間的寶藏巖寺都顯的意氣闌珊,依傍而建的聚落屋宅在長期去留的爭議中已人去樓空,多年的爭議,如今也總算在2004年經台北市古蹟審查委員會通過決議,由台北市文化局正式登錄寶藏巖為台北市第一處聚落型態之「歷史建築」,聚落在保存活化的政策確定下,將重新開展創造一個尊重社區既有脈絡的藝術村-結合「生產、生活、生態」之「共生」聚落模式、引入「藝術」之創意、接 軌促進國際文化交流之「青年會所」的「寶藏巖共生聚落」。

寶藏巖聚落正在重整,新的生命力就如同它的名字「寶藏巖」,那隱藏在巖洞中的寶藏已經在逐漸復甦了,已經引起眾人的注意了。

寶藏巖共生聚落http://www.treasurehill.org.tw/?cat=1

發現寶藏巖http://taipei.treasurehill.org.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