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城市‧台北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清代中期,剝皮寮街稱為福地藔街,而福地藔街尾為清代艋舺的營盤所在,由於當時營盤在北臺灣的軍事地位極為重要,在時空背景上有其獨特性,福地藔街連結了營盤與艋舺市街的道路。就艋舺地區的觀點來看,剝皮寮位於清代艋舺東南角的邊緣位置,是艋舺通往古亭庄的要道。清代道光、咸豐年間,臺北的開墾已經遍及大安、中崙、古亭庄、景尾(景美)。艋舺至新店及艋舺至錫口(松山)的交通順暢,故成為各地土產的集散地,古亭庄、景尾的貨物若要進入艋舺皆須經過福地藔街。因此可以理解,剝皮寮街其他街庄要進入艋舺要重要市街的必經要道。

img46bbe799b5864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頭彩色的牛堵在我前進的方向,頓時眼睛為之一亮,處在這冷漠的速度間,人的情緒被隱藏在撲克的面具下,擦肩而過只聽到沉重而急促的氣息,冷漠一直飄盪在馬路的空間裡,突然間,眼前一方調皮的顏色緩和了那冷漠的氛圍。P1070916

『媽咪,好可愛的牛喔!』,小女孩童稚的一句話,打破了沉寂,行人腳部鬆了下來,時間在此幾乎緩下來了,沒錯,這是出乎意料的街頭景象,仁愛路以至於市府廣場前公園裡,有著許多的牛,或站或臥,或綠或紫,花彩紋身亦不乏金銀斑爛者,許多不可思議的牛,充斥在屬於人的空間當中,市政府稱之為群牛進城,我寧願稱之為「牛回來了」。P1070907 P1070919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圖影像

                                                                                    ‧ 空照圖 / 紅色圖釘標出今天的行程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27 Wed 2008 21:56

騎腳踏車順著河走,可以看到許多座不同的橋,遠近都呈現出它獨特的面貌,從遠方靜靜地看著橋的位置與在它上面的許多流動,我感覺它是活的;之前開車走在橋面上,沒有太多的觀察,更沒有一絲的感覺;橋,對一個坐在車子裡的人而言,似乎只是「路」的概念而已,這對「橋」是不尊重的。近幾個月來,一直逡巡於景美溪、新店溪、淡水河、基隆河、雙溪河岸,居然被它那不同的結構風格給迷上了,每次經過都會再多看它一眼,每次穿過它的底下都會再一次的感到驕傲,這不但是感謝它的努力,其實更感謝完成這些傑作的工程師們。

讓我們來欣賞一下跨新店溪、淡水河、基隆河上的橋。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五月一日在家還挺無趣的,也不想去爬山,那就去看看古蹟吧!自從芝山岩改成為一處文化園區後就沒再去過,那就決定去走一遭了。芝山岩是台灣第一個史蹟公園、士林八景之一,以及日據時期台灣第一座「風景保安林」。海拔僅51.5公尺,佔地25000平方公尺,是一個易達性極高的市郊步道,花兩個小時便可輕鬆走完。

                                 ‧北隘門↓                                                                                                       ‧西隘門↓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2007年11月7日上午10點30分~下午3點

天氣:陰天無雨,中午時分居然太陽微露了一下,天亮了起來;到了下午約3點30分時又準備下雨了。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2007年11月1日,上午10點

天氣:陰天細雨,天氣涼涼,氣溫約24度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石牌地名由來

清朝乾隆年間,北台灣已成為漢人開闢的據點,清朝政府為防止漢人侵墾原住民土地而發生衝突或動亂,採取「立石碑」、「築土牛線」、「設隘防」等方法,明訂漢人與原住民活動的界限,禁止漢人越界侵墾。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