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城市‧台北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清代中期,剝皮寮街稱為福地藔街,而福地藔街尾為清代艋舺的營盤所在,由於當時營盤在北臺灣的軍事地位極為重要,在時空背景上有其獨特性,福地藔街連結了營盤與艋舺市街的道路。就艋舺地區的觀點來看,剝皮寮位於清代艋舺東南角的邊緣位置,是艋舺通往古亭庄的要道。清代道光、咸豐年間,臺北的開墾已經遍及大安、中崙、古亭庄、景尾(景美)。艋舺至新店及艋舺至錫口(松山)的交通順暢,故成為各地土產的集散地,古亭庄、景尾的貨物若要進入艋舺皆須經過福地藔街。因此可以理解,剝皮寮街其他街庄要進入艋舺要重要市街的必經要道。

img46bbe799b5864

記憶的牆垣

P1080599

記憶的牆總是存在的,緊緊地靠著,一面接著一面,聯成一片記憶的海………..

P1080602

剝皮寮歷史街區〈今康定路173巷〉位於臺北市萬華區,北臨老松國小,東至昆明街,南面廣州街,西接康定路,為臺北市今日碩果僅存的清代街道之一。3月某日午後,帶著適度的慵懶騎著單車沒有目標的遶街走巷,沿景美溪畔輕鬆地騎往跑馬町,穿出青年公園,像隻無頭蒼蠅似地逢巷道就轉,在這以前稱為南機場的社區裡瞎闖,竟也不知地就輕騎逛到了廣州街附近,在等紅燈時,猛一抬頭,怎麼正前方康定路口發展著一棟新鮮的低矮建築,看來似乎是展覽館的模樣,趨前探究,原來正是2月24日才揭幕的「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P1080616

剝皮寮歷史街區保存有相當完整的清代街型、清代傳統店屋、日治時代市區改正後的立面以及光復後改建面貌,其建築空間見證了艋舺市街的發展,對於都市紋理的延續深具意義。街區內並包含相當多的歷史軌跡,包括指定為歷史建築的廣州街123號-國學大師章太炎旅臺居所、永興亭船頭行P1080604、宋協興米店、呂阿昌醫師宅、日祥旅社、太陽製本所、秀英茶桌仔店、長壽號茶桌仔店、道教法壇-威靈壇、公共澡堂鳳翔浴室等,加上周邊聚集著龍山寺等古蹟和金紙店、中藥行、青草店、佛具店等傳統產業。因此剝皮寮歷史街區實蘊含了豐富的鄉土文化,為最佳的本土教學場所。剝皮寮歷史街區緊臨老松國小南側,街區自日治時代的都市計畫即劃入學校用地,民國七十七年起歷經一連串的徵收補償作業,至八十八年六月臺北市政府確立「剝皮寮老街保存共構之原則進行規劃。《摘自台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之成立緣起》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一頭彩色的牛堵在我前進的方向,頓時眼睛為之一亮,處在這冷漠的速度間,人的情緒被隱藏在撲克的面具下,擦肩而過只聽到沉重而急促的氣息,冷漠一直飄盪在馬路的空間裡,突然間,眼前一方調皮的顏色緩和了那冷漠的氛圍。P1070916

『媽咪,好可愛的牛喔!』,小女孩童稚的一句話,打破了沉寂,行人腳部鬆了下來,時間在此幾乎緩下來了,沒錯,這是出乎意料的街頭景象,仁愛路以至於市府廣場前公園裡,有著許多的牛,或站或臥,或綠或紫,花彩紋身亦不乏金銀斑爛者,許多不可思議的牛,充斥在屬於人的空間當中,市政府稱之為群牛進城,我寧願稱之為「牛回來了」。P1070907 P1070919

台北,以「城」呼之,是百多年前的事了,那時牛是人們生活的一部分,牽牛上街、下田是那麼的自然,不多時,車來了,牛不上街了,機器下田了,牛不見了,現代的孩子似乎不知「牛」是何物,就像「龍」一樣的陌生,認識牛必須從繪圖本去體驗,如今牛回到城內來了,孩子驚呼他所看到的真物,大人依稀又看到那住在台北城內的舊時景,親切的近身觸摸那曾經的記憶,感覺P1070962回來了。

這就是很「牛」的台北,讓台北人有感覺了。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地圖影像

                                                                                    ‧ 空照圖 / 紅色圖釘標出今天的行程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 Aug 27 Wed 2008 21:56

騎腳踏車順著河走,可以看到許多座不同的橋,遠近都呈現出它獨特的面貌,從遠方靜靜地看著橋的位置與在它上面的許多流動,我感覺它是活的;之前開車走在橋面上,沒有太多的觀察,更沒有一絲的感覺;橋,對一個坐在車子裡的人而言,似乎只是「路」的概念而已,這對「橋」是不尊重的。近幾個月來,一直逡巡於景美溪、新店溪、淡水河、基隆河、雙溪河岸,居然被它那不同的結構風格給迷上了,每次經過都會再多看它一眼,每次穿過它的底下都會再一次的感到驕傲,這不但是感謝它的努力,其實更感謝完成這些傑作的工程師們。

讓我們來欣賞一下跨新店溪、淡水河、基隆河上的橋。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是五月一日在家還挺無趣的,也不想去爬山,那就去看看古蹟吧!自從芝山岩改成為一處文化園區後就沒再去過,那就決定去走一遭了。芝山岩是台灣第一個史蹟公園、士林八景之一,以及日據時期台灣第一座「風景保安林」。海拔僅51.5公尺,佔地25000平方公尺,是一個易達性極高的市郊步道,花兩個小時便可輕鬆走完。

                                 ‧北隘門↓                                                                                                       ‧西隘門↓

 P1020077 P1020103

從陽明醫院方向的北麓看過去,發現整個芝山巖似乎整齊乾淨多了,還有環著山腰的木棧道真有「三日不見」的新鮮感。就從北隘門方向開始今天的行腳吧!芝山岩在陽明醫院旁,剛好被至誠路及雨聲街包圍住,主要的上山入口有(1)南隘門 : 芝山公園正門(百二崁),(2)西隘門 : 惠濟宮牌樓階梯,(3)北隘門 : 石頭公廟旁。

芝山岩的步道採較接近自然的方式舖設棧道:

1. 山麓環山棧道

 

北棧道 起訖:石頭公廟←→苗圃(舊有公園路燈管理處的工作站,現為廣場) 有石頭公廟旁的入口、雨聲街(陽明醫院站)公車站和雨聲街幾個不明顯的入口可進入。還有圓形與半圓形的休憩區,還可以從中認識血桐和構樹。 此段有幾個解說點:山黃麻林/落岩塊 / 芝山岩文化的發現 / 海岸開闊地的朴樹 / 芝山岩何處尋鳥蹤 / 芝山岩苗圃的重要性-芝山岩的基因多樣性的維護 。
東棧道 起訖:苗圃(舊公園路燈管理處工作站)←→土地公廟 可連接至百廿崁,沿途也是林蔭隧道,也很容易看見先鋒植物林(血桐)下的的小苗困難長大,也因為陽光照射不到,連青草也長得少。 此段可見:彈藥庫 / 天然林的發育 / 國民政府時代的芝山岩 / 森林的演替 / 大寮層沉積岩 / 巨岩的生態 / 土地公廟與風化窗
南棧道 起訖:土地公廟←→百廿崁←→大牌樓(往西隘門的入口) 最早完成的棧道,可經過太陽石步道的入口到芝山岩的入口廣場處。 此段可見:百二崁 / 芝山岩合約碑記 / 落葉植物 / 先鋒植物-構樹
西棧道 起訖:大牌樓←→石頭公廟 這條棧道有許多出口可以通往雨聲街,有雨聲街68號(貓頭鷹之家)旁、雨聲街64、58、50巷皆可進入,對於現地居民的利用非常方便。 在西棧道有三個解說點: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2007年11月7日上午10點30分~下午3點

天氣:陰天無雨,中午時分居然太陽微露了一下,天亮了起來;到了下午約3點30分時又準備下雨了。

狀態:一個人可以慢慢欣賞,不錯。

月前經藤村兄提到CIMG8761「是否有去保安宮?」,再者好幾天被陰雨給悶出氣了,趁著今天雨有稍停之勢,趕緊再走訪一次保安宮〈距離上一次是5年前的事了〉。由於不是例假日,並未碰上人潮,倒是在11點30分左右,聽到一陣轟鬧的鞭炮聲與鑼鼓聲由遠而近,看到一群被簇擁著且著禮服的隊伍行至宮前,也讓我巧遇一場由台南大觀亭興濟宮來此迎神的精采演出,真是不虛此行。 CIMG8763

多年前的一次參訪,因為正逢假日人潮洶湧,並未留下太多的印象,今天要細細的欣賞才是。

                                                                      ‧保安宮前殿,三川殿→

  

 

保安宮,位於大琅泵〈今大龍峒〉俗稱大琅泵大道公廟。相傳清乾隆七年〈1742年〉有同安先民以素所信仰福建泉州府同安縣白礁鄉慈濟宮保生大帝乞靈分火來台,奉祀於大龍CIMG8767 峒,當時居民稀少,財力亦薄,僅以木造架設簡陋廟宇供奉,至乾隆二十年〈1755年〉開工興建,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竣工。又據「淡水廳志」載;保安宮係居住在大琅泵之同安人,於嘉慶十年〈1805年〉所捐建,道光十年〈1830年」告成。另外,保安宮大殿的龍柱落款是嘉慶甲子年,即嘉慶九年(1804),這是比《淡水廳志》所記載的更早;又三邑人與同安人在台北盆地內的對立過程中,乾隆三年(1738)三邑人在艋舺建龍山寺,同安人在大龍峒建保安宮以壯聲勢抗之。因此,保安宮創建年代是要比文獻記載的更早數年。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2007年11月1日,上午10點

天氣:陰天細雨,天氣涼涼,氣溫約24度

約同友人登賢兄同遊

久聞板橋林家花園之美,惜未曾親炙,昨日心血來潮,突然想去看看,就約了登賢兄今日一同前往。也不管今天天氣的低迷,一古腦的興奮,撐了個傘,搭上捷運在府中站〈府中站站牌邊另註明林家花園,夠清楚了〉下車,一出站就有指標往林家花園,天氣果真是細雨霏霏,行人急急CIMG8597,但是澆不熄旅遊的興致。                                                                                                                          

出站右轉,走府中路經過有150餘年歷史的板橋慈惠宮〈 供奉媽祖〉,為其金碧輝煌帶著肅穆的氛圍所感染,而駐足參拜,並參觀了廟內的結構之美;在繼續的路上,也發現凡是宮廟庇護之下的方圓大概都會形成特殊的聚落,因此府中街有接踵不斷的算命攤--米卦或鳥掛CIMG8599的,頗具歷史痕跡的中藥鋪與傳統菜市場那熟悉的吆喝聲,一切似乎讓我又跌落塵封的幼年時景。 

                                    

走過市場,終於看到那殘存的斑剝所帶出歷史味道的磚牆,我知道「林本源園邸」到了。

                                                                        ‧一道的寂靜更顯出它的風華↓

CIMG8606

※林本源園邸歷史沿革〈錄自導覽摺頁〉

林氏來台始祖林應寅於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自福建漳州府龍溪來台,最初居住在淡水廳的新莊〈今台北縣新莊〉。其子林平侯跟隨來台,受雇於米商,後獨自經營,往來台閩,逐漸致富。再與竹塹林紹賢合辦全台鹽務,財富累增。平侯歳四十時,衣錦還鄉,納捐官位。後無意仕途,乃辭官回台。時值道光年間,台北盆地漳泉械鬥頻仍,平侯擇地大嵙坎〈今桃園大溪〉建巨宅,四周圍以城堡,以資防禦。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為收租之便,於枋橋〈今板橋〉建弼益館,此為林家在板橋建宏大宅園之始。

林平侯有五子,將兄弟五人依次取為:飲記〈林國棟〉、水記〈林國仁〉、本記〈林國華〉、思記〈林國英〉、源記〈林國芳〉等五個家號。其中國華與國芳,承繼乃父之風,勇於拓展。兄弟兩人於清咸豐元年〈1851年〉合力在弼益館右側興建三落大厝,閤族遷居於此。不久在宅後興建林園林,禮聘名士呂西村、謝琯樵擔任西席,教導林維讓與林維源兩兄弟。光緒年間,林維源在三落大厝之南另大興土木,新建五落大厝並擴建庭園,奠定日後之規模。林氏以三代之力量,成為清代台灣鉅富,並興築甲第園林,劉銘傳任台灣巡撫時且與林家建立密切關係,由此可見板橋林本源家族,在台灣近百年歷史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註:弼益館,為「租館」,面積約150坪,為特殊型態之四合院,於前後設有涼亭,作為點收租穀的地方。

                   ‧國定二級古蹟,門票100元↓                                                      

CIMG8744 台北縣二級古蹟林本源園邸,是台灣目前僅存最完整的園林古蹟,園CIMG8615內蘊含了中國南方蘇州建築的細膩,與園林藝術之美。無論是樓閣、庭院、迴廊、小橋、流水無不顯現出她的嫵媚。現在讓我們進入一趟「歷史思覺之旅」。

         

   

汲古書屋,主要功能是藏書CIMG8625。屋前之軒亭造型高聳,其「卷頂」似乎受了南洋建築影響。園區如今亦提供來客學子「祈福卡」,串滿一串的福祝。

 

CIMG8639方鑑齋,昔日為讀書之所,前有一方形水池,水面如鏡,故曰之。池四方有書房、戲亭、看台、迴廊以及假山小橋,平時亦為騷人墨客吟詠唱和之處。

來青閣,為園區最高、最豪華的建築,為昔日招待賓客下榻之處,相傳劉銘傳曾下榻於此。閣的四週以花牆區隔成數個小院,尤其左邊有一「橫虹臥月」橋更是一大特色,閣前有一戲亭,曰「開軒一笑」亭,是戲班粉墨登場娛賓之所。 CIMG8642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石牌地名由來

清朝乾隆年間,北台灣已成為漢人開闢的據點,清朝政府為防止漢人侵墾原住民土地而發生衝突或動亂,採取「立石碑」、「築土牛線」、「設隘防」等方法,明訂漢人與原住民活動的界限,禁止漢人越界侵墾。

台北市北投區「石牌」地名是由閩南語ap_20061231092422260「石牌仔」而來,源於乾隆十七年間(1752年)由淡水廳同知曾曰瑛在北投豎立一塊石碑,用以確定漢人與原住民地區之界限,立石於漢人與原住民交界處,以防止移墾漢人與原住民之爭執,該碑文引:「奉憲分府曾批斷東勢田、南勢園,歸番管業界」。碑原立於唭哩岸的田中,原址據考證應位於現北投區永和里,1930~1935年間被移至現台北市北投區石牌派出所庭園裏,1999年因派出所改建而移立台北捷運淡水線石牌站前廣場,據稱此位置較靠近原址,成為當地特具歷史意義的地標。

 

   乾隆25年(1760年)閩浙總督楊廷璋聘人用傳統中國「山水畫」法彩繪「台灣民番界址圖」,以釐清漢人與原住民的界線,圖高48,長666公分,為台灣少見的巨幅地圖。右起於沙碼磯頭,左止於雞籠山與雞籠伐,圖中醒目土牛紅線為舊的界線,藍線是新的界線,明確的標註了漢人與原住民之間的界碑和界址。

嚴禁漢人侵削原住民保留地碑

此碑乃清朝道光十三年(1833年)立,嚴禁漢人侵削原住民保留地所立之碑文,清朝政府雖採取措施防止漢人侵墾原住民的土地,並禁止漢人入墾原住民保留區,惟保留區最後也成為漢人的土地,清政府的保護政策徹底失敗。

地理淵源
  明末,先民自淡水(滬尾)港渡臺後,沿淡水河岸屯墾而居,初為當地平埔族原住民耕作,清朝同治、光緒年間置北投地區隸屬淡水廳芝蘭堡(後改芝蘭二堡),日據時期改隸台北廳士林支廳之北投區七星郡。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