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五月一日在家還挺無趣的,也不想去爬山,那就去看看古蹟吧!自從芝山岩改成為一處文化園區後就沒再去過,那就決定去走一遭了。芝山岩是台灣第一個史蹟公園、士林八景之一,以及日據時期台灣第一座「風景保安林」。海拔僅51.5公尺,佔地25000平方公尺,是一個易達性極高的市郊步道,花兩個小時便可輕鬆走完。
‧北隘門↓ ‧西隘門↓
從陽明醫院方向的北麓看過去,發現整個芝山巖似乎整齊乾淨多了,還有環著山腰的木棧道真有「三日不見」的新鮮感。就從北隘門方向開始今天的行腳吧!芝山岩在陽明醫院旁,剛好被至誠路及雨聲街包圍住,主要的上山入口有(1)南隘門 : 芝山公園正門(百二崁),(2)西隘門 : 惠濟宮牌樓階梯,(3)北隘門 : 石頭公廟旁。
芝山岩的步道採較接近自然的方式舖設棧道:
1. 山麓環山棧道
北棧道 | 起訖:石頭公廟←→苗圃(舊有公園路燈管理處的工作站,現為廣場) | 有石頭公廟旁的入口、雨聲街(陽明醫院站)公車站和雨聲街幾個不明顯的入口可進入。還有圓形與半圓形的休憩區,還可以從中認識血桐和構樹。 | 此段有幾個解說點:山黃麻林/落岩塊 / 芝山岩文化的發現 / 海岸開闊地的朴樹 / 芝山岩何處尋鳥蹤 / 芝山岩苗圃的重要性-芝山岩的基因多樣性的維護 。 |
東棧道 | 起訖:苗圃(舊公園路燈管理處工作站)←→土地公廟 | 可連接至百廿崁,沿途也是林蔭隧道,也很容易看見先鋒植物林(血桐)下的的小苗困難長大,也因為陽光照射不到,連青草也長得少。 | 此段可見:彈藥庫 / 天然林的發育 / 國民政府時代的芝山岩 / 森林的演替 / 大寮層沉積岩 / 巨岩的生態 / 土地公廟與風化窗 |
南棧道 | 起訖:土地公廟←→百廿崁←→大牌樓(往西隘門的入口) | 最早完成的棧道,可經過太陽石步道的入口到芝山岩的入口廣場處。 | 此段可見:百二崁 / 芝山岩合約碑記 / 落葉植物 / 先鋒植物-構樹 |
西棧道 | 起訖:大牌樓←→石頭公廟 | 這條棧道有許多出口可以通往雨聲街,有雨聲街68號(貓頭鷹之家)旁、雨聲街64、58、50巷皆可進入,對於現地居民的利用非常方便。 | 在西棧道有三個解說點: ‧石頭公廟:可以看到石頭公廟旁被大葉雀榕環繞的巨大石塊,祂也是傳說中的鎮守北隘門石獸─金獅﹔傍晚至深夜時分,更可體會「五鬼弄金獅」的傳說故事。 ‧芝山岩義塚 ‧血桐林-荒地的先鋒:血桐是芝山岩上容易見到的樹,植物學家稱它們為「先鋒植物」,是荒地成林的過程樹種。 |
百廿崁上方草地←→西南觀稼亭(可眺望泰北中學) | 觀賞:楓香≠楓樹 / 海岸林的遺跡-蟲屎 / 八芝蘭竹 / 海岸植物-搭肉刺 / 滄海桑田台北市 |
百廿崁上方草地←→大樟樹 | 觀賞:太陽石的故事 / 黃葉植物-無患子 |
同歸所、雨農閱覽室前、後方 | 觀賞:六氏先生事件 / 芝山岩最高點 / 食樹大王 / 三百歲的老樟樹 / 同歸所 |
同歸所←→大石象 | 觀賞:低海拔天然臨的主角-香楠 / 節理 / 洋蔥石 / 山頂原生樹林園 / 大石象和柱洞〈大石象其實是「石門」的地形;柱洞則是過去芝山岩住民的生活遺蹟〉 |
大石象←→西炮台(惠濟宮後方、側面步道) | 觀賞:化石群 / 日治時代教育的淵源地 / 從西炮台看台北盆地 / 惠濟宮 |
往惠濟宮西隘門步道 | 觀賞:大樹第二名-大葉楠 |
3. 階梯步道
北隘門步道 | 1.石頭公廟-北隘門-北觀稼崗 2.雨聲街公車站牌(陽明醫院旁-北隘門-北觀稼崗 | 觀賞景點:成排的山黃麻大洋傘、重建的北隘門、順便欣賞 抗日戰士的石牆題詩等 |
東側步道 | 入口在芝山岩東邊雨聲街,鄰近情報局。可連接東棧道進入芝山岩。 | |
太陽石步道〈西隘門步道〉 | 大牌樓-西隘門-惠濟宮山門 | 觀賞景點:仙泉聖蹟、西隘門、大樹、蛇蛙石 |
百二崁步道 | 入口在至誠路 | 觀賞景點;石馬 |
‧文化園區之考古探坑↓
芝山岩在遠古時期是台北盆地湖泊中之一小島,海拔約52公尺,是一個擁有豐富人文歷史與自然資源的小山丘,1993年芝山岩文化遺址公告為二級古蹟,芝山公園內較具特色及意義的為惠濟宮〈三級古蹟〉、石頭公廟、懷古園、同歸所、隘門、洞天福地、蛇蛙石、大石象、百二崁、食樹大王、洋 蔥石及西炮台。
‧ ‧ 百二崁石階〈原南隘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