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18日〉吹來了一個沒有進台灣的颱風,卻造成中南部台灣嚴重的雨害〈水害〉,也讓我女兒的墾丁之遊泡湯,為了彌補心理上得遺憾,我約了老婆陪著她一道出遊到淺水灣渡一個夏日的星期天〈因為也有海灣、沙灘〉,而且名稱也有香港的味道,感覺不錯啦!
目前分類:生活 (7)
- Jul 25 Fri 2008 22:02
淺水灣吹她一個夏日海風
- Jun 26 Thu 2008 21:29
宅花‧俯拾之美
- Apr 09 Wed 2008 13:18
認識一下古根漢
日前與友人話敘一席,談及藝術一事,突然想起該友人亦有一藝術家朋友〈林勤霖先生,一位隱身於金瓜石的當代畫家,多年前我曾造訪過他的畫室〉專擅於抽象畫,我亦喜歡它的風格,多年前曾參觀過他的個展,聞目前正在99度藝術中心展出,於是就在今天專程去參觀,現場展出從早期的「時光系列」、「生命系列」到近期「重返伊甸系列」的《生命河》、《榮光》,見證了畫家對生命的體認與創作心境的改變。當我從94年的「時光系列」那巨幅沉黑的巨幅畫作,所給我的重壓轉向07年「重返伊甸」的柔軟,顯現出強烈對比的衝擊,也頗能感覺出畫家心境的轉折,那是一個人生命的體認。
畫廊11點開門,我10點58分就到了,是第一位的參觀者,可以仔細的、放鬆的、不受干擾的欣賞,不久有服務人員問我『咖啡或茶』,要了一份咖啡坐下來順便研讀一下畫家的畫冊,一切是那麼的令人舒雅,唯一遺憾的事就是「小姐高跟鞋跟落地鏗然有聲,打亂了思緒」。也因為如此而腦筋突然想起了「古根漢」,也不知為什麼腦袋會出現這個「古根漢美術館」印象來。也好,就說一下古根漢吧!
下面這篇文章摘自輔仁大學歷史系王芝芝教授
「古根漢」這一家
「古根漢」(Guggenheim)家族是猶太人。十七世紀時曾是瑞士艾哥維(Aargau canton)省Lengnau猶太區的望族。1847年,西蒙古根漢(Simon Guggenheim,1792-?)帶著十九歲的兒子梅耶 ( Meyer Guggenheim,1828-1905)移民美國,在費城經營零售業發跡,活躍於瑞士刺繡品進口業。1881年,梅耶購得克羅拉多(Colorado)的二處礦產; 有感於採礦所得終究有限,乃於克羅拉多及墨西哥建大熔爐煉礦,又在新澤西洲的 Perth Amboy建精煉廠,奠定古根漢家族以採礦、熔礦、煉礦致富的家業。梅耶有七個兒子,個個都是訓練有素的好幫手,其中丹尼(Daniel Guggenheim,1856-1930)掌理「美國熔煉公司」,是家業命脈的操手。傳統採礦業、熔礦、煉礦都是污染系數極高的產業,而且工人的工作條件差﹔一向是社會主義者、工人運動的眼中釘,也是現代環保團體的攻擊對象。這使得古根漢家族的財富背負著幾分資產階級在道德上的陰影。
但是這並不妨害古根漢家日後的聲譽,他們將來自礦業賺來的財產轉投資慈善事業,可說是「先產業剝削而後慈善」( industrial exploit first and philanthropy after)。古根漢兄弟們經營工商之餘,大力從事慈善活動,並且雅好贊助文化事業。丹尼夫婦建立「The Daniel and Florence Guggenheim Foundation」專門支持助航空研究。其子Harry Frank Guggenheim(1890-1971)曾參與兩次世界大戰,1929-1933年登任美國駐巴西大使,他與妻子在紐約長島發行「新聞日報」(Newsday)。丹尼的弟弟Simon Guggenheim曾擔任克羅垃多州參議員,設立「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贊助學者、作家、藝術家、和科學家。另一位弟弟所羅門(Solomon Robert Guggenheim1861-1949)以收藏現代藝術著稱,1937年成立「古根漢基金」(全名為「Solomon Robert Guggenheim Foundation」),在紐約建立展示現代視覺藝術的博物館。丹尼有一個弟弟Benjamin死於鐵達尼號,其女珮琪古根漢(Peggy Guggenheim,1898-1979)與多位現代藝術家過從親密,也是現代藝術的收藏家和贊助人,利用戰間期歐洲經濟不景氣及納粹興起引發的恐慌及逃亡,藝品市場蕭條之際,廉價地大量收購許多當代藝術精品,成為現代藝術的主要收藏家,是創設古根漢博物館的基礎。1二次大戰後,她在倫敦、威尼斯設館展覽收藏品。1969年她的收藏送到紐約的古根漢博物館展示。珮琪在逝世(1979)前,自1974年始,便將收藏與產業交付紐約的古根漢基金會控管,建立了古根漢博物館威尼斯分館。從此,紐約與威尼斯兩館聯手確立了古根漢博物的國際發展路線。
「古根漢博物館」的源起
古根漢博物館最初只是位居紐約市的一座重要的現代藝術博物館。1937年,古根漢家族成立「古根漢基金會」,兩年後,將一所位於曼哈頓五十四東街的汔車展示場改建為「無標題藝術品」展示中心。以當時最具盛名的前衛派藝術家如康丁斯基(Vasily Kandinsky)、克利(Paul Klee)、與蒙得瑞安(Piet Mondrian)等的藝術品為展示主力。全名是所羅門古根漢博物館(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所羅門逝世十年後,古根漢基金會於1959年將博物館遷入坐落紐約第五大道由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設計的總部。萊特的計設概念是讓空間活起來,像樹木一般洋溢著生命動力。2他擯棄「現代化運動」大師採用的隨意性風格(casual style),讓形式(form)與機能(function)產生辯証式的協調關係,使建築物兼顧自然世界與建築機能。他縮減建物空間的母線,採用直接彫塑來作母線,不用等比例的幾何建築語言,創作出一座六層螺旋形建物,猶如一座沒有停車位的巨形環帶狀停車場。建物的中央是個上下貫穿的完全開放空間,四周以盤旋而上的連續長廊走道營造出無間斷的藝術品展示空間。屋頂是透明的採光罩,光線直洩地面的中庭,也讓各層走道經由樓層與樓層間的空隙取得自然光效。萊特要求參觀者由頂層沿坡道盤旋而下,在欣賞藝術品之餘,也能享受整個建物結構提供的視覺感受。參觀者猶如中古時代的朝香客,步入「藝術的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art),在建築物的實物世界與藝術品的抽象世界交織成的氛圍裏,體驗美感的提升。這樣一棟具空間生命力的圓形建築物,峭立在紐約曼哈頓市中心單調枯燥的直線棋盤格局裏,十分地突出又不搭調,卻成功地展現其出類拔萃的氣質。萊特的的創舉,打破了博物館建築的展示傳統,也揭示建築設計的新紀元,更為古根漢博物館帶來新方向。
從此,古根漢在建立新館時,對建築的風格上,堅持新奇具創意的原則﹔帶動建築新風潮也就成為古根漢發展其「文化品牌」(cultural brand)時的重要指標。西班牙巴斯克省(Basque)的畢爾包分館就是不同形狀的建物組合體,十分不可思議的外觀,那些彎曲造形部份,以半公釐厚份鈦金屬鑲框包起來,以電腦作整體設計,號稱可以經得起百年的考驗。
在巴西正因簽約不合法律程序受杯葛的里約(Rio)分館,大部份建物建在海平面以下,以其玻璃結構體讓大自然出現在水底展示棚。三十五公尺高的圓柱形高塔峭立其中,上面有天文觀象臺,有餐廳,可以觀景。博物館內設露天餐廳,餐廳在由樹林斜道造出的熱帶森林中,還有瀑布和鏡子手法提供的海灣外景,極為精彩動人。
事實上,古根漢的分館,也未必每一個計劃都這般不可思議。例如1992年開放、座落紐約百老匯街與太子街轉角的紐約古根漢蘇荷分館(Guggenheim Museum Soho),便與古根漢的盛名有違。一座不起眼外牆貼紅磚的建築,一樓全是店舖,展示場僅只二樓一層而已,大理石牆的入口處,金色閃亮的柱子,木框架的電梯。1992年,古根漢總館翻修并添加新的高塔,也以維護萊特原設計為主。作為一個國際性的機構,古根漢在決定建築風格上,也還是依市場供需律作決定,美國本土與外國採用的是兩種標準。他們的立場和商人以策略行銷品牌產品是一樣,目的是經媒体宣傳長期烘抬的文化品牌,以最有利的條件推銷給有需求的一方。合作的一方如果文化定位缺乏自信,很容易落入「予求予於」的資本主義經濟剝削定律的陷阱裏。
- Dec 28 Fri 2007 12:04
二叭子植物園
安坑的開發
新店市由新店溪流經其間,恰好劃分東、西兩半,西半部名稱為安康地區。「安康」名稱之由來,係早期漳州漢民由今之中和市南勢角繼續向南遷徙開墾,到達此地時,但見原始林木繁茂、綠蔭蔽天,開拓之初俗稱「暗坑仔」、「暗坑庄」,意謂林木蒼鬱的山谷,故開墾亦相當艱困不易。於檢閱乾隆四十六年(西元一七八一年)一份「新興庄泉股夥」地契據知,最早至暗坑之墾首為朱子沛。西元一八○一年,暗坑業主林登選以此名不雅,奏請改名為「安坑」。台灣光復以後,民眾教育普及,遂三度將此地易名為更受人歡迎的「安康地區」。安康傍山近城,水秀山青,風景優美且氣候宜人,因此成為大家樂於居住之住宅地。
二叭子/植物園 二叭子的地名,從耆宿黃添財老者口中得知,此地名與早年的山勢地形有關,現在從二叭子登山步道的上方,俯望安坑通谷方向,仍大致可見山谷中,幾個淺丘的走勢形狀呈一個八字與一個倒八字,合起來是二八,故地名為【二叭子】。另一種說法是,早年獅子頭山方向番人出草,從三城湖沿著山腳到二叭仔,割去了二十八個人頭,所以此地名為二叭仔。二叭子溪由安坑山塊的大公尖山流向五重溪,景觀優雅。二叭子開發較緩,應不超過160年,全區範圍難界定,是山區散村型式,都是雜姓人家,其中游廖兩姓是漳州府詔安籍客家人的後裔。日治時代之前,居民都以務農為生。二叭子植物園位在安坑雙城路,總面積約150公頃;屬插天山斜坡丘陵地區的安坑山塊,為天然林帶與次生林帶間雜生共存的原始山林。
二叭子生態
位於雪山山脈北稜的插天山西斜面尾端,支稜分歧交錯,溪流縱橫,形成綿延起伏的丘陵地帶,其中之一的皇帝山山列等從新店延伸至三峽橫溪並割裂出一條縱谷,安坑就在這條縱谷間遲緩發展,直到近幾年山坡地造鎮的大量興起,綠帶橫亙的丘陵逐片地矗立起積木狀的建築群。「暗坑」,從原住民社群狩獵的林木蒼鬱山谷,到漢人結首墾地的聚落及至現今大規模社區造鎮的演變,一如其名轉變為「安坑」─安宅的丘陵坑谷。而原先人們生活依附的森林,也因為人類開發的腳步產生了劇烈的變化;從原始林相變為經濟造林及局部次生演替的天然林;也由狩獵轉為休閒;而其中二種造林樹種,至今仍為北部大部分丘陵山區的主要森林景觀,其一為四月下旬至五月間繁花如雪的油桐樹,另一種為緊隨油桐之後盛花如海的相思。二叭子植物園從雙城路進入後,幽靜的小徑右側山丘,五月時的油桐花雪像傾覆在眼眶裡滿格的畫面,隨後樹冠層將被黃色的相思樹海取代;然而到了園區的核心廣場後,沿途山景卻呈現另一番原味的綠色帶,這是一片頗為完整的次生天然林,各式樹種盡展其能地競逐生存空間,當在自然演替下各種勢力的消長逐漸緩和與定位後,就形成了一個動態平衡下族群大融和的植物社會,人類社會也必然如此。
這片次生的植物社會結構要比人造林多樣且複雜多了,在典型的破壞地表上,速生植物台灣赤楊藉著其與根瘤菌共生的優勢,在步道兩側率直地成排豎立;野桐、白匏子、山黃麻這三種低海拔最常見的陽性樹種也各據其位,顯示步道的開拓有益其生存的利基;而與這四種植物競爭且占有一席之地的有大葉楠、香楠、及伴生的江某、假赤楊、山紅柿、披針葉饅頭果、裡白蔥木、筆筒樹等,其下層則以長梗紫麻與水同木為優勢種,小葉桑、山香圓、杜虹花等穿插其間。
如果從遠觀或以鳥瞰的角度看天然林與人造林的樹冠,將很容易分辨兩者組合的複雜度與單純樣貌。相思樹與油桐混生的山丘,平常就像墨綠色雲團與淺綠圓錐狀色塊的相遇,在五月間則似黃 與白的競豔。而天然林的解讀就像幼兒拿著畫筆隨意塗抹般的難解,也許在一般大眾的眼裡,油桐似覆雪般的盛花最令人讚嘆;然而,鳥兒、松鼠、蝴蝶及其他各種昆蟲,卻最青睞複合多樣化而人類所謂的雜亂森林;因為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環境是架構這繽紛世界的基礎,也最具親生命性,在這樣的環境裡人們才能真正的一窺大自然的原貌,認識更多人類以外的其他生命。
- Dec 20 Thu 2007 19:19
冬至
何謂冬至
冬 至 是 一 年 廿 四 個 節 氣 中 , 最 重 要 的 一 個 節 氣 。 它 的 由 來 , 和 曆 法 有 直 接 的 關 聯 。 冬 至 的 日 期 , 每 年 都 在 陽 曆 的 十 二 月 二 十 二 日 或 二 十 三 日 ; 陰 曆 的 日 期 則 不 太 一 定 , 但 大 抵 不 超 過 陰 曆 的 十 一 月 。
- Oct 16 Tue 2007 14:58
瓶裝水的罪惡,你喝不出來
今天收到一封來自廣告界朋友轉自台達電文教基金會的一篇文章,觸目的標題「瓶裝水的罪惡,你喝不出來」誘引著我看完它。這未撰寫者張先生也真是有心人,舉了許多的數據來解釋文章的可信度,但是讓我旁徵了一個念頭「在我們生活當中,有太多錯誤的訊息接觸終而成為習慣,最後積非成是的變成為常識而為知識,因此,如何訓練自己冷靜的看待事情?如何培養自己收集資訊判斷所聽的真實,就是一種生活的態度。現在我將這篇文章公佈以饗大家。
瓶裝水的罪惡,你喝不出來 作者:張楊乾( 台達電子文教基金會數位媒體企劃專員)
6罐未開封的瓶裝水,整齊地排列在會議桌上,
透明的瓶身加上白色的標籤,散發出一股極簡的時尚感。
會議正討論著企業間的碳排放交易,與會者陸續轉開了瓶蓋,
尖銳的膠膜碎裂聲,像暗箭般在會議室裏四竄。
兩個小時後會議結束, 6瓶水中開了4 瓶,
開封的水全都沒有被喝完,喝剩的水一如往常地將被沖到下水道去。
這是再尋常不過的企業開會場景,瓶裝水不知自何時起,
已成會議桌上的必要擺設。其實不只是企業,包括學術的研討會、
議會的公聽會、政府的協調會、一直到學校的家長會,
瓶裝水都是必然與會的貴賓。
但是,我們真的需要飲用瓶裝水嗎?
瓶裝水市場成長飛快
全球去年售出 1億5000 多萬噸的瓶裝水,若把水全倒在一起,
需要3 個澄清湖水庫才裝得下。而光是支撐這個產業,
每年就必須 消耗1800萬桶原油 ,以及1300 多億加侖的水當原物料。
而以自來水生飲管線十分普及的美國為例,光是去年,
平均每位美國人仍消耗了 167罐的瓶裝各式飲料。
其中關於瓶裝水的需求,在這 30年來竟成長了20 倍,
超越了咖啡、啤酒等飲料,幾乎和碳酸飲品並駕齊驅。
不過,瓶裝水在美國熱賣,並不是因為這幾年美國缺水,
純粹只是行銷手段的成功。像是 Aquafina、Dasani 、Perrier 、
Evian等這些大牌子,把瓶裝水塑造為健康、清新、
甚至是時尚的象徵。像歌手凱莉米洛在巡迴演唱時,
瓶裝水廠商甚至還出了一款紀念瓶。
追逐時尚,卻讓環境付出了代價。
每瓶水碳足跡驚人
生產 1公升的瓶裝水罐,製程中至少需要17.5 公升的水。
瓶裝水出了生產線後,還需要運送、上架、冷藏等。
根據估算,從歐洲運送 1噸的Evian 礦泉水到澳洲雪梨,
會排出 84公斤的二氧化碳,而光是去年,澳洲人就消費了
1億 5000萬公升的瓶裝水,等同排放了約 1萬 2000多噸的二氧化碳。
除了運送水會造成污染外,後續空瓶處理也是一大問題,
在美國,使用過的塑膠瓶,最後只有 2成被回收。
這些講求設計美感的 PET製品,最後多半是成為垃圾掩埋場裏,
千年不壞的現代化石。
不過,喜愛喝瓶裝水的歐美先進國家,也不是完全不知反省,
最近關於瓶裝水的 論戰,就是先由美國開始。
包括紐約市長、舊金山市長、鹽湖城市長等,在參與 6月舉辦的
美國市長論壇時,就已經共同發表反對瓶裝水的立場。
之後,紐約市還大作廣告,推銷城市自己的自來水。
此外,全美銷售第一的瓶裝水 Aquafina,在環保團體的壓力下,
7月時公佈了瓶裝水的水源。
結果環保團體竟發現,該牌瓶裝水內竟有 24%是混著自來水,
其他牌瓶裝水推估也有同樣情形。這可讓舊金山市市長紐森大為光火,
立刻下令舊金山市政府開會時,不再另外提供瓶裝水。
據估計,若舊金山的公僕以後通通改喝自來水,
一年就可省下公帑 1650萬新台幣,
約可以支付 3600多名學童的營養午餐!
回到台灣,我們對於瓶裝水的浪費程度,和美國相比不遑多讓。
台灣的自來水普及率超過 9成,
而台北市的自來水品質也已達到生飲標準,
不過由於輸水管線及用戶端儲水設施多屬老舊,
使得民眾對生飲自來水有疑慮。
即使如此,在台灣因煮水或濾水的成本並不高,
多數民眾不難取得乾淨的飲用水。
不過在此同時,市面上卻仍出現愈來愈多的瓶裝水,
不論是天然的礦泉水,或是後天濾淨的包裝飲用水。
現在瓶裝水更成了台灣的商機,像是當紅的海洋深層水、
能量水、電解水,甚至連自來水公司,
現在都打算出自己品牌的瓶裝水。
喝進這些水到底能不能延年益壽,目前還沒有案例能證實,
但卻已有 國際智庫警告, PET瓶恐怕會分解致癌物質到水裏。
此外,瓶裝水從製造、運輸到掩埋,一生所產生的二氧化碳,
也將為地球帶來暖化的惡果,這也直接關係到我們子孫的生存問題。
回收仍會對環境造成傷害
台灣的官員雖對外宣稱,我們的回收率已接近 100%,
每年大約回收了 46億支寶特瓶,另帶來了約20 億的再製商機。
但這個數據也同時意味著,台灣人每人每年得為 200支寶特瓶
對環境造成的業障,一同付出代價。
國際瓶裝水組織, 8月初時利用紐約時報和舊金山紀事報的版面,
登廣告再三強調瓶裝水較一般飲料,如酒或可樂之類的飲品來得健康。
他們認為,瓶裝水與自來水其實並沒有衝突的問題,
全看消費者取決飲用何者較方便。
不過,在台灣,一罐最低價的瓶裝水需要 18元,但同樣容量的自來水,
卻連一塊錢都不到,消費者難道不能拿這中間的價差,
去做其他對環境更友善的事?
況且,全球有 10億人其實連乾淨的水都喝不到,
每天平均有 3000位兒童因喝到受污染的水而死亡。
如果瓶裝水真正是為人類的需求而生,
應該是送去給這些需要水的地方,
而不是在自來水普及的地區畫蛇添足。
瓶裝水陪伴我們度過了許多年頭,參與了各式會議、研討會、
甚至是廟會等,但在了解到它背後所代表的龐大碳足跡,
以及對資源的浪費後,也許是對瓶裝水說不的時候了。
至少,你該堅持,在能用自己的杯子,盛上一杯乾淨飲水的地方,
就少開一罐瓶裝水吧
- Sep 21 Fri 2007 20:13
攬著一個午間的太陽
對了,今天是中秋節當天,或許也是感染了節氣所帶來的情緒,管他什麼「好大的太陽」,走,去華中雁鴨公園走她一圈,也說服老婆一起。老婆整理了背包,裡面有--柚子、葡萄柚〈加油時送的福袋內裝了一顆〉、水、還有老婆自己試做的蔥燒餅加牛肉片,幾片豆干當午餐,重要的數位相機是必須的。
早上先向菩薩和祖先奉上最尊敬的供養後,出發啦!在信義路復興南路口搭上206經過北市教育大學、建國中學、三元街然後直到果菜市場最後到達華中河濱公園終站下車,一段車才15元,蠻便利的。才下車的當時就可以聞到從魚市場飄來的摻有魚鮮的淡腥空氣,我們逕自越過馬路穿過刻有「華中河濱公園」的水門,開始了今天的行程。哇!有烤肉的陣香,趨前一看,有多位老外宣教士跟著教友正忙碌著過著中國人的節慶〈高興〉。突然間,發現居然少走了雁鴨公園那一段〈可惜〉,算了。或許是新店溪上游經過這幾天的雨,難得看到溪水豐沛混濁又急促的奔向關渡與淡水河會合,白鷺鷥與不知名的雀鳥陣起陣落的夾雜在數架遙控飛機的呼嘯間,煞是熱鬧。在5.5公里路標前的路旁有間木板搭架的小屋,屋前榕樹數株垂藤亦長,樹蔭廣袤,錯落椅凳正好可以喝水解渴休息一下。秋天的的空氣有太多的乾燥,一路上汗水經過風吹與乾燥空氣的操弄也不覺得煩躁,在經過中正河濱公園不遠處迎面來了一個有趣的畫面「一個約3-4歲的可愛小女孩跑在後頭跟著4~5位騎著腳踏車的少年和大人前頭,一陣的嘻哈,道盡了和樂的氛圍,我被感染了立即拍了照,這一家人還向我道了謝,一下子我心裡頭樂爽了許多,不是接受的喜樂,而是不經意的真實互動,才是快樂的。經過了古亭河濱公園直到涵洞出口處的這一段路,令我視線為之一變,直呼「改變太多了」,這5、6年在市政府水利局的計畫推動下,讓一個貧瘠髒亂的瀕岸地區改變了成為可以親近騎車、乘風休憩的親水風貌,真令人感動。尤其靠近思源路與汀洲路間的自來水處也從一個冷衙門變成為親水公園了,看到許多大人帶著小孩急著購票進場的歡喜,年輕情侶聒噪的喧嚷,外國女子剛從泳池撐著被曬紅的皮膚走進捷運的輕盈,這就是台北的一角。到了這個時候,我倆也大概被大太陽給打敗了,老婆說「回家吧」,就在公館搭74路等車時,順便動手示範了一下「雙層腳踏車停車塔」給老婆看看,因為她一直不了解「那車子是怎麼上去的」?
今天看到一個對我而言的新鮮事--「台北市腳踏車租借服務處」,經詢問了解,原來在台北可以向該處以非常便宜的價格租車沿著河岸騎向木柵甚至淡水,而且可以在沿岸多個租車處隨時歸還,真是太便利了。當下我做了一個承諾,選個天涼時節邀幾個好友來一趟「淡水鐵馬遊」,順便拍一些風物景色,寫一些遊誌,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