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日前與友人話敘一席,談及藝術一事,突然想起該友人亦有一藝術家朋友〈林勤霖先生,一位隱身於金瓜石的當代畫家,多年前我曾造訪過他的畫室〉專擅於抽象畫,我亦喜歡它的風格,多年前曾參觀過他的個展,聞目前正在99度藝術中心展出,於是就在arts-010-004-528今天專程去參觀,現場展出從早期的「時光系列」、「生命系列」到近期「重返伊甸系列」的《生命河》、《榮光》,見證了畫家對生命的體認與創作心境的改變。當我從94年的「時光系列」那巨幅沉黑的巨幅畫作,所給我的重壓轉向07年「重返伊甸」的柔軟,顯現出強烈對比的衝擊,也頗能感覺出畫家心境的轉折,那是一個人生命的體認。

畫廊11點開門,我10點58分就到了,是第一位的參觀者,可以仔細的、放鬆的、不受干擾的欣賞,不久有服務人員問我『咖啡或茶』,要了一份咖啡坐下來順便研讀一下畫家的畫冊,一切是那麼的令人舒雅,唯一遺憾的事就是「小姐高跟鞋跟落地鏗然有聲,打亂了思緒」。也因為如此而腦筋突然想起了「古根漢」,也不知為什麼腦袋會出現這個「古根漢美術館」印象來。也好,就說一下古根漢吧!

下面這篇文章摘自輔仁大學歷史系王芝芝教授

「古根漢」這一家

「古根漢」(Guggenheim)家族是猶太人。十七世紀時曾是瑞士艾哥維(Aargau canton)省Lengnau猶太區的望族。1847年,西蒙古根漢(Simon Guggenheim,1792-?)帶著十九歲的兒子梅耶 ( Meyer Guggenheim,1828-1905)移民美國,在費城經營零售業發跡,活躍於瑞士刺繡品進口業。1881年,梅耶購得克羅拉多(Colorado)的二處礦產; 有感於採礦所得終究有限,乃於克羅拉多及墨西哥建大熔爐煉礦,又在新澤西洲的 Perth Amboy建精煉廠,奠定古根漢家族以採礦、熔礦、煉礦致富的家業。梅耶有七個兒子,個個都是訓練有素的好幫手,其中丹尼(Daniel Guggenheim,1856-1930)掌理「美國熔煉公司」,是家業命脈的操手。傳統採礦業、熔礦、煉礦都是污染系數極高的產業,而且工人的工作條件差﹔一向是社會主義者、工人運動的眼中釘,也是現代環保團體的攻擊對象。這使得古根漢家族的財富背負著幾分資產階級在道德上的陰影。

但是這並不妨害古根漢家日後的聲譽,他們將來自礦業賺來的財產轉投資慈善事業,可說是「先產業剝削而後慈善」( industrial exploit first and philanthropy after)。古根漢兄弟們經營工商之餘,大力從事慈善活動,並且雅好贊助文化事業。丹尼夫婦建立「The Daniel and Florence Guggenheim Foundation」專門支持助航空研究。其子Harry Frank Guggenheim(1890-1971)曾參與兩次世界大戰,1929-1933年登任美國駐巴西大使,他與妻子在紐約長島發行「新聞日報」(Newsday)。丹尼的弟弟Simon Guggenheim曾擔任克羅垃多州參議員,設立「John Simon Guggenheim Memorial Foundation」贊助學者、作家、藝術家、和科學家。另一位弟弟所羅門(Solomon Robert Guggenheim1861-1949)以收藏現代藝術著稱,1937年成立「古根漢基金」(全名為「Solomon Robert Guggenheim Foundation」),在紐約建立展示現代視覺藝術的博物館。丹尼有一個弟弟Benjamin死於鐵達尼號,其女珮琪古根漢(Peggy Guggenheim,1898-1979)與多位現代藝術家過從親密,也是現代藝術的收藏家和贊助人,利用戰間期歐洲經濟不景氣及納粹興起引發的恐慌及逃亡,藝品市場蕭條之際,廉價地大量收購許多當代藝術精品,成為現代藝術的主要收藏家,是創設古根漢博物館的基礎。1二次大戰後,她在倫敦、威尼斯設館展覽收藏品。1969年她的收藏送到紐約的古根漢博物館展示。珮琪在逝世(1979)前,自1974年始,便將收藏與產業交付紐約的古根漢基金會控管,建立了古根漢博物館威尼斯分館。從此,紐約與威尼斯兩館聯手確立了古根漢博物的國際發展路線。 

「古根漢博物館」的源起

古根漢博物館最初只是位居紐約市的一座重要的現代藝術博物館。1937年,古根漢家族成立「古根漢基金會」,兩年後,將一所位於曼哈頓五十四東街的汔車展示場改建為「無標題藝術品」展示中心。以當時最具盛名的前衛派藝術家如康丁斯基(Vasily Kandinsky)、克利(Paul Klee)、與蒙得瑞安(Piet Mondrian)等的藝術品為展示主力。全名是所羅門古根漢博物館(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所羅門逝世十年後,古根漢基金會於1959年將博物館遷入坐落紐約第五大道由萊特(Frank Lloyd Wright )設計的總部。萊特的計設概念是讓空間活起來,像樹木一般洋溢著生命動力。2他擯棄「現代化運動」大師採用的隨意性風格(casual style),讓形式(form)與機能(function)產生辯証式的協調關係,使建築物兼顧自然世界與建築機能。他縮減建物空間的母線,採用直接彫塑來作母線,不用等比例的幾何建築語言,創作出一座六層螺旋形建物,猶如一座沒有停車位的巨形環帶狀停車場。建物的中央是個上下貫穿的完全開放空間,四周以盤旋而上的連續長廊走道營造出無間斷的藝術品展示空間。屋頂是透明的採光罩,光線直洩地面的中庭,也讓各層走道經由樓層與樓層間的空隙取得自然光效。萊特要求參觀者由頂層沿坡道盤旋而下,在欣賞藝術品之餘,也能享受整個建物結構提供的視覺感受。參觀者猶如中古時代的朝香客,步入「藝術的主教座堂」(cathedral of art),在建築物的實物世界與藝術品的抽象世界交織成的氛圍裏,體驗美感的提升。這樣一棟具空間生命力的圓形建築物,峭立在紐約曼哈頓市中心單調枯燥的直線棋盤格局裏,十分地突出又不搭調,卻成功地展現其出類拔萃的氣質。萊特的的創舉,打破了博物館建築的展示傳統,也揭示建築設計的新紀元,更為古根漢博物館帶來新方向。

0

從此,古根漢在建立新館時,對建築的風格上,堅持新奇具創意的原則﹔帶動建築新風潮也就成為古根漢發展其「文化品牌」(cultural brand)時的重要指標。西班牙巴斯克省(Basque)的畢爾包分館就是不同形狀的建物組合體,十分不可思議的外觀,那些彎曲造形部份,以半公釐厚份鈦金屬鑲框包起來,以電腦作整體設計,號稱可以經得起百年的考驗。 

在巴西正因簽約不合法律程序受杯葛的里約(Rio)分館,大部份建物建在海平面以下,以其玻璃結構體讓大自然出現在水底展示棚。三十五公尺高的圓柱形高塔峭立其中,上面有天文觀象臺,有餐廳,可以觀景。博物館內設露天餐廳,餐廳在由樹林斜道造出的熱帶森林中,還有瀑布和鏡子手法提供的海灣外景,極為精彩動人。

事實上,古根漢的分館,也未必每一個計劃都這般不可思議。例如1992年開放、座落紐約百老匯街與太子街轉角的紐約古根漢蘇荷分館(Guggenheim Museum Soho),便與古根漢的盛名有違。一座不起眼外牆貼紅磚的建築,一樓全是店舖,展示場僅只二樓一層而已,大理石牆的入口處,金色閃亮的柱子,木框架的電梯。1992年,古根漢總館翻修并添加新的高塔,也以維護萊特原設計為主。作為一個國際性的機構,古根漢在決定建築風格上,也還是依市場供需律作決定,美國本土與外國採用的是兩種標準。他們的立場和商人以策略行銷品牌產品是一樣,目的是經媒体宣傳長期烘抬的文化品牌,以最有利的條件推銷給有需求的一方。合作的一方如果文化定位缺乏自信,很容易落入「予求予於」的資本主義經濟剝削定律的陷阱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