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台北‧郊山一 (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HEMiDEMi 的標籤:,,

為了配合地球人節能減碳活動,今年夏天也因應油電節節狂飆的驚恐,一直練著「耐熱功」未吹冷氣,竟也練出一身不怕熱的好功夫,在大太陽下也可以行走如怡,看著街道上行人稀少,爭相逐蔭〈可能是太熱關係〉,想必走出室外去山裡走走的人也勢必不多,就選了今天室外溫度約34度的上午10點,搭上74路公車去景美仙跡巖走一趟。進得公車,車內冷氣超涼,乘客一派舒服,間有停站開門上下車時,悶熱暑氣一古腦地直鑽而入,頓時皮膚毛細收縮,甚不暢快,也就是這個緣故,我寧願讓自己處在一個幾乎等比的溫度環境,這反倒成了我對抗夏天高溫的良方。雖然,有人說夏天不是運動天,這點我有不同的看法,「悶熱的溫度容易使人懶散,身體動能降低,呈現酸性反應,如果能適度活動筋骨,可排出體內毒素,尤其沖個冷水澡,再喝杯涼開水,真是通體舒暢」。去仙跡巖,一來離家近,二來簡單易行,三來想頭尾走完一程〈多年前亦慕名而攜眷登高,從景興街牌樓而上至仙巖廟前而止〉,四來擬調整一下繃緊的筋骨。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到桶後溪,不知台北山川水色之美,真應了「唯有天上有」之境了。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烏來,一個熟悉也偶爾會去的地方。

內洞,國家森林遊樂區,進去需要花65元買一張票進去看三層瀑布的地方。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6月1日又是星期日,拋開既定的正常行程〈我們登山一族本來在每周星期天都會聚合在象山上的草寮〉,來一次「非常態」的自我扭曲,況且今天天氣也真涼爽到讓我臨時起意「自己一個人放縱山林一天」,立意已定,就選定走一圈----『大湖山莊→大溝溪親山廊道→鯉魚山步道→鯉魚尖→鯉魚山→圓覺寺→圓覺步道→圓覺瀑布→葉氏祖廟→大湖山莊』。

多年前在友人帶領下曾走過葉氏祖廟一線,當時大溝溪整治計畫剛開挖,也不甚了解計畫內容與目的;待經過大湖國小繼續前進約200公尺,走到大湖山莊街底,猛一進入眼簾的是一輪饅頭小丘的綠野山坡,登上了坡,頓時豁然開朗,深遠雜沓的深翠綠林山谷間躺著一帶白水小澗,在那溪澗轉彎處的小丘上杵著的涼亭更顯得她的柔弱親切,這一切的景,讓我站在這崗上許久而不忍離去,頓時對大湖住民興起了一絲的羨慕,真的「好幸福」!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P1010878

                                                                        ‧出發前在政大留下松柏長青的表情↑

真是難得的集合,在這麼一個天候極不穩定的星期天早上,居然能讓14位〈臨時加入一位日籍友人三千代小姐〉並不經常運動的友人在早上9點鐘集合於政大校門口。七天前爬虎山回程上宣佈了今天〈4月13日〉走指南茶路古道的事,接著6天的時間,天氣一直很不好,陰雨綿綿,溫度也下降了好幾度,心理一直在拜託老天給個好天氣,但直到當天凌晨2點還繼續下著雨,真不敢有太大的期許;早上6點起床一看沒有雨了,地面也沒有太多的積水,心情大好,趕著搭7點38分從資訊大樓開的237路公車,到政大時間8點10分。此時陰霾漸開,與老婆在此稍事活動一下,九點時,其他友人陸續到達會集,又是一番熱鬧。

一路上人聲雜沓打破了沉寂的三玄宮步道,遠方指南宮方向半空中的纜車廂從灰白的、朦朧的塵霧中輕輕地溜進滑出,有一股的神秘;一路上停停走走,在10點35分終於抵達中途休息站--貓空站,哇!不得了,這麼早就有大隊旅遊團排隊搭貓纜,更誇張的是居然把隊伍排到了站外廣場了,看看穿著、聽聽談話,我判斷是中南部的鄉親觀光團。我們稍事休息一下,繼續上路轉走「樟湖步道」,因連日下雨,有些路段泥濘難走,小心通過,路上遇有隊伍從銀河洞過來,最後抵達樟山寺休息午餐〈12點05分〉。從此高度遠眺台北,天空陰霾,不見遠方山頭,層層疊落的建築,隱約中自有一份的寧靜,與近處二高急速的流動,交相形成一幅強烈的對比,真是「無處不是美」。下午1點左右離開樟山寺走「飛龍步道」往政大校園去了。

後記:或許是多日天氣陰冷,讓人缺少運動之故,以致今天郊山一途,有些人不甚腳力,精神不濟。讓我深感維護身體健康,保養體力之重要。也期許各位朋友平日累積正當微量活動,蓄積能量,可保健康,尤其多走路,少開車是好事。

註一:鼠麴草P1010881 〈圖中木棍所指植物〉

  別名:清明草、佛耳草、鼠耳、毛耳朵

  科名:菊科

  學名:Gnaphaalium Affine

  簡介:

鼠麴草為什麼又叫清明草呢?你一定感到有些納悶,不過總猜得出是與清明有關的吧!沒錯!它正是與清明有關,你可曾在清明的時候吃過用來祭祀祖先的清明粿?清明粿中暗綠色的草絲正是鼠麴草,因而它又叫鼠麴粿。<本草綱目>中有段記載的文字:麴,言其花黃如麴色,又可和米粉食也。鼠耳,言其葉型如鼠身,又有白毛蒙茸似玉……。採鼠麴要採得早,當鼠麴的花蕊初現時,便要趕快摘取它幼葉的梢部,略為陰乾後用開水燙過,斬碎和糯米粉混合,再包入紅豆、綠豆或菜脯米便可做成香味四溢的清明粿了。

鼠麴草是一種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它的莖高15~40公分,全身披著白色的柔毛,主要生長於平地及低海拔地區,在三月初的時候,只要你留意便可以在荒廢的菜園或淺山坡上,在叢叢不知名的野草中,看見全身銀白的鼠麴頂上開著金黃色的花,為早春的野外多一份富麗的浪漫,但可別因為它是小野花而輕視了它喔!它除了有特殊香味之外可也是富含纖維的,是種美味健康又可人的小花。  P1010888

註二:木棉花(bombax ceiba),又名攀枝花紅棉樹英雄樹古貝吉貝烽火斑枝瓊枝,是一種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生長的落葉大喬木,高10-20公尺。

樹幹基部密生瘤刺,以防止動物的侵入。枝輪生,葉互生。木棉花的樹幹雖然粗大,但木質太軟,所以用途不大。

樹木的原產地不詳,但很可能源自印度。它隨著移民被廣泛種植於馬來半島印度尼西亞、華南、香港台灣。根據中國的古籍記載,南越趙佗曾在公元前2世紀向漢室天朝獻上木棉樹一株。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時間:2008年1月4日星期五

天氣:陰沉的天氣,涼颼颼的寒流,使人蜷縮的真不是滋味,決定出去走一走,舒展筋骨。

狀況:之前聽說許多寶藏巖的存續風雨,想去看看,走一圈,拍些照片作記錄,突然想了一下,既然都出來了那就去爬個小山吧!腦筋動了一下,何不去爬動物園後山的猴山坑〈一個未曾走過的郊山古道〉,而且離家不遠,搭捷運在動物園站下車,挺方便的。豈知一出動物園站,哇!牛毛細雨紛飛亂,幸好身上穿了一件可擋雨禦風的風衣,就這麼的勇往直前了。

CIMG0321‧動物園廣場的清淡正反映出天氣的凜冽↓                                  

行程:捷運動物園站→新光路二段繞著動物園週邊圍欄邊界→清龍宮→小土地公廟旁進→菜園農家→土角厝門牌新光路二段74巷10號→經過森林→遇百年土角厝→經竹林→經石板古橋一→古橋二→岔路取左上祥光寺→下萬壽路,撘530公車至師大分部→下車徒步轉至寶藏巖。

猴山坑古道位於木柵動物園的後山地區,「猴山坑」是該地地名,位於猴山岳的西北坡腳的山凹處。這條道路是昔日茶商往返木柵與深坑的古道之一。由木柵出發,經由萬壽路,翻越猴山坑山鞍部,至猴山坑,然後通往深坑。公路開闢之後,古道便已失去昔日的功能,成為農民往來山區開墾的農徑而已,古道沿途處處可見昔日拓墾的遺跡。 〈摘自TONY的自然人文旅記〉

猴山坑古道有兩個主要出入口,一從萬壽路進入,登山口在「棲霞山莊」公車站牌旁(註1);一由新光路進入,登山口在新光路二段的福德宮旁。

                ‧經過一片菜窪 ↓                                       ‧藏身古道中土角厝↓                                        ‧土角厝門牌--新光路二段74巷10號  ↓

CIMG0339 CIMG0344 CIMG0345

難得會在這種低溫的寒流狀況下,又逢細雨紛飛的日子去爬山,一路上行人本就不多,更遑論在走往登山的途上就顯的更冷清了,那種陰霾的凜冽,使人有「路上行人欲斷魂」之情;沿著動物園週邊圍蘭邊界走約30分鐘穿過北二高橋下右轉上行有一牌坊「木柵清龍宮」,往清龍宮一路所見皆農村景色,走約15分達清龍宮〈宮內奉祀關聖帝君〉稍事休息,向宮內人員問清方向繼續前進,沿車道走約8分鐘遇土地公廟,自土地公廟旁開始轉進登山口,不久首遇一處鐵皮屋農宅及沿坡而築的菜園,山上人煙罕至處所種的菜看起來似乎較翠綠、健康,離開此就是一路上的林間古道小徑,或許是下雨的關係,在這古道上有些許的泥寧不堪,路旁石頭滿布著青苔,不甚好走;細雨、竹林、土角厝、古橋,還有蕭瑟的風雨聲,讓我走在這「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郊野路上親歷著前人的辛苦體驗。

     ‧棄置古厝門前的石臼低吟著過去....↓           ‧不久再遇一間百年土角古厝↓                     ‧竹林下的石板古橋見證歷史的滄桑↓

CIMG0347 CIMG0354 CIMG0363

               ‧頭頂著纜車--動物園內站↓

CIMG0365 忽然間聽到轟隆的機械聲,循聲一探,原來是貓空纜車「動物園內站」正位在左邊坡上,此時舉手與纜車廂裡遊客招呼一下,還挺有趣的,續前行遇一岔路,取左線而上不久達「祥光寺」,寺前景觀豁然開朗,整個木柵地區一覽無遺,復沿階而下約10分鐘扺萬壽路登山口,登山口旁有大型建築群--「綠野山莊」、「棲霞山莊」、「周遊列國」等。撘530公車至第二個目的地「寶藏巖」。

                  

                                            ‧祥光寺 ↓                                                                    ‧萬壽路登山口旁社區--綠野山莊↓

CIMG0378 CIMG0384

530公車在師大分部下車,徒步從汀州路三段230巷轉進,轉個彎遠遠就看到「寶藏巖」新造型指標,待接近一瞧應該是一種裝置藝術的表現,可解讀為深藏山巖裡的保守與傳統在經過一個 介面的轉接之下接受了新時代的訊息。

「*寶藏巖」此一地理名詞所代表的是俗稱觀音亭的寶藏巖寺及其週遭違建所組成的聚落。也就是福和橋下與汀州路所圍成的地區。在自然地形上,北倚靠小觀音山(舊稱拳頭山)南望新店溪,是一個半封閉的區域,過去對外僅靠一條道路與外界聯絡,就是今日汀州路三段230巷。也就是如此隱而不顯的地理位置,它保留了它的寧靜,但也成了都市中遺忘的角落。---------------------------→繼續閱讀寶藏巖的滄桑

duke400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